这次参加了广东省、特别是广州美院的作品征集组织工作,想谈一点有关的体会。
据我理解,大展主展场把“历史画”与“主题性”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结合在一起,从表层来说是因为香港回归这一具体事件,深一层说是当前中国美术创作的导向需要。“历史画”与“主题性”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“社会性”甚至“政治性”,这是对那种远离社会、否定社会性而一味转向内心的创作倾向的反拨。因此,对这次展览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作品水平与质量本身,还应把它放在当前中国美术发展中去看,它的价值与意义也许过了一段时间还会看得更清楚些。
广州美院组织“回归”题材的创作还要比这次大展更早,就是国务院下达的迎回归宣传画创作任务。开始,对于这种上级下达任务,把个体行为的艺术创作通过组织行为去操作,效果如何,我们心中无数,也很久没这样做了。结果,师生对此表现出出乎意料的热情,断断十天功夫,送来上千张草图,有老师的、同学的,有些系还纳入课程进行教学,包括某些多年来创作的前卫性较强的年青作者也积极参与。最后在全国入选的五件作品中,我院有两件,其中一张的作者就是长期搞抽象艺术的年青教师。后来大展,主要是教师参加,也是在不到半年的短短时间里,创作出三十多件作品,有部分老师白天没时间,基本上用晚上时间搞,常画到半夜。从入选参展主展场的情况看,无论数量与质量都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计。这种创作的热情与主动性,我想包含着一种很值得我们重视的必然性。
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、反复思考,许多画家,包括相当数量的青年画家已逐渐比较冷静、比较清醒,他们在作新的寻找。这次以香港回归为契机的创作,可以说是他们在新的层面上寻找到了一个支点。社会发展活生生的现实,使他们逐渐调整着自身创作的价值判断,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感情依托。对这种变化,我们要有正确的估计,因势利导,做好工作。
有同志谈到了展览中历史画创作模式的转变,谈到许多作晶都表现出艺术家的智慧与机敏。这说明了艺术家自身的艺术思维、审美理想与形式语言的探索等主观因素与时代需求、社会需求乃至政治需求等客观因素之间可以找到一个交汇点,这两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旦能够交汇、接合,就会进发出一种动力,形成巨大的创作冲动。记得海德格尔说过一句这样意思的话:要有创造的冲动但它带有冒险性,必须有社会与文化因素的滋养,它才能开花结果而不致于变成没有导向的混乱。这次创作活动,是否正好表明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与冲动,不仅需要而且可以找到一个正确的社会导向与文化依托,大展主题所具有的不仅政治的、社会的而且文化的意义在画家的作品里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。应该说,这是艺术家们一次必然的、合理的选择。
可以把这次创作活动中创作者的基本状态归结为深厚的感情依托\清醒的思想指向、自觉的文化追求与主动的审美把握。这当然是就总体的基本状况而言,但这些方面恰恰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精神。好些年前就有同志指出创作主体建设的问题,至今仍然不能忽视。我们学院的创作现状,特别是创作教学中就面临这样一个难题。那种缺乏创作热情、缺乏艺术探索精神、作品面貌平淡、陈旧,固然是主体性不强的表现,而那种一味与传统拉开距离,讲求现代性、前卫性,实际上把向西方观代艺术的学习借鉴变成愈来愈肤浅的模仿、照搬,实际上也是主体性的失落。把别人的观念、精神、情感全搬到自己的作品上,何来主体性?因此,这次历史画主题性创作所反映出来的作者主体精神是可贵的。正因为有较强的主体意识,才能把现代绘画的许多手法、语言拿来为特定的主题、特定的历史事件包括它的政治内涵服务。许多同志都在思考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 形式、语言和观念、精神能否加以分离又如何分离的问题。我想,创作主体性的强弱恐有关键作用。主体性强,主体精神充实,我们在学习借鉴时就可以立足主体,把有价值的东西拿过来为我所用,而拒绝、舍弃那些于我们国家、于我们社会,也于我们自身发展没有价值的东西,使“分离”成为可能。当然,与这个要求相比,我们还有相当的距离。这次“大展”的作品,无论是它的成功或是不足,都在启示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创作主体的建设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